9/22即将开业的LCM购物指南已到手,小剧透一波亮点先
近日见商场的朋友,硬是从他们手上挖来一本未完成版的购物指南,其中不乏亮点内容,例如首次见到渐变色彩的运用、儿童专属会员体系的推出等,都让我有点小兴奋以至于忍不住在项目尚未开业就作这篇内容与大家分享。
标签有点俏皮
购物指南虽小,甚至不属于商业项目的必备项,例如上海标杆的新鸿基旗下两家,都是少数派“坚持不做购物指南”的“典范”……
但ta除了提供给消费者获取商场信息的便利渠道外,在业内更是同行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一本用心的购物指南足以以小见大。
实用性上,ta提供了项目平面图、品牌落位等专业信息。虽然如今这些基本都已经在手机端实现了无纸化,但纸质版那种old school感依旧很迷人,我相信ta在商业领域会像黑胶唱片一样具有生命力。
技术性上,ta牵涉到设计品味(例如本文要聊到的渐变色处理,就是对专业难度的挑战,需避免凌乱,彰显对色彩的掌控力)、涉及到阅读体验、体现市场部工作的时效性,等等这些,如果关注这个号时间够久,应该会看过挺多我关于购物指南的案例分享。
相关阅读:
《去一趟杭州,拿了几本购物指南,发现不同的设计逻辑很有意思》
《前天刚聊了商户指南话题,这回浦东嘉里城把红包都给做进去了》
它们都是很有意思的小品,但我尚未通过一本购物指南来聊一个未开业项目,本文就开此先河,给即将在9月22日正式开业的LCM置汇旭辉广场(下文简称LCM)做个热身,八一八有哪些值得玩味的话题。
在主角亮相之前,再插播一个小心得。我平时不论是朋友圈还是公众号中发的商场照片,都是经过修图的,大多用的是iPhone照片自带编辑功能中的滤镜再加细节调整。
而不同的项目其实由于灯光、材质、甚至是音乐等感受迥异,都会呈现出独有的气质,例如浦东嘉里城、K11这类小而精美,以木纹色为主,偏重细节的项目,我大多会用“反差色”为基调,它能将这种优雅港味更好地体现;而类似七宝万科广场、万象城这类暖白色调、体量大、业态组合更丰富的项目,我则更偏好使用“鲜明”滤镜,它能将空间的充裕感进一步放大,同时更注重局部色彩的突出表现。
修图没有定式,更像是我对于商业理解的本能,有趣的是,在我目前发布的少数LCM照片,呈现效果是这样的👇
虽然有部分港资背景,但该项目并没有那种“臆想中”的刻意的港味。LCM从视觉呈现粗看,反倒是有强化“色彩感”的心机——“彩虹桥”的命名直接露骨,而项目在装饰细节上,则体现了该设计语言的延伸,我在修图过程中,毫无疑问是想将此色彩特征给放大的。
有趣的是,这种色彩感同样延续到了商场的购物指南中,有请👇
Part.1 关于色彩
当朋友给我购物指南时顺带说了一句“我们这次用渐变色来做品类区分”,我一瞬间是懵的——这是要做成七彩花园吗?
幸好我所担心的“为了制造色彩感而撒颜料”的结果没有发生,在设计层面,这是比较有趣的尝试,因为至少我未曾见过敢于用渐变色来呈现不同品类的做法。最终结果是,得益于每个楼层的品类并不多,因此既能感受到ta期望突破常规的勇于尝试,但也由于色系的不同,并未在识别上产生偏差。
从心理层面,ta将原本只有三、四个品类的每个楼层布局赋予了更多色域,而往往能与“色彩丰富”产生关联的关键词是类似“欢快”、“跳跃”,甚至“合家欢”,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该项目的定位——成为以家庭为主的消费群体的一站式第三空间选择。
而下图这张手绘插画项目概览,更是有意识地将这种活力尽情体现👇
Part.2 关于亲子
第一趴正好结合了我对该项目的最初视觉感受,聊了下购物指南在平面设计方面的特色之一。第二部分,则是要隆重推出的“大亮点”——LCM KIDS(该项目的常规会员体系为LCM CLUB,LCM KIDS顾名思义是为儿童量身定制)。
商业项目尤其是一站式大型综合体,对于亲子领域的“争取”简直不遗余力,我个人比较推崇的几个典型,例如虹桥南丰城对于儿童定位主题IP展的执着、例如怡丰城屋顶空间儿童乐园的利用、例如浦东嘉里城的LIVING ROOM打造等等。
LCM在隆重引入小猪佩奇室内主题乐园时(位于商场3层),就已基本宣告了其定位方向——这可能是上海少有的以年轻活力亲子定位为主导的有港资背景的大体量项目(这些定语一个不能少)。
而在购物指南中推出的LCM KIDS,则是我在做内容时一直推荐的“微创新”——“做VIP”和“吸引儿童客群”都不是“创新”,但将两者结合并发展出一套体系,却是非常值得分享的举措。
既然是“微创新”,即意味着“未知”,这也是商业迷人的地方,你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愿意去尝试才是关键,因此我会有几个观察点:
1、ta不应该成为消费者的选择障碍
我一直说,理论上任何增强消费者体验,简化操作步骤的工作都应该是有价值的;因此反过来讲,如果一项创新举措给消费者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那ta的存在价值就需要推敲。
由于LCM KIDS针对12岁以下群体,故在大多孩子的行为依旧受制于家长的情况下,LCM KIDS应该尽可能让消费者感受到,这是一件能“让孩子充满参与感”的有益行为,而不是额外负担。为人父母,相信以下例子大家都能有所体会——乐高,可能每个人都会戏称是个“坑”,因为一旦“入坑”会上瘾,但如果条件允许,大家又都非常乐意将时间和支出投入在这个有价值的玩具品牌上。
做儿童VIP,其实我觉得理念上应该同样如此。毕竟除非孩子已经能独立操作手机,有自己的账户,否则按照购物指南上的介绍,这项功能依旧可能需要通过父母的手机端来实现。如此好的初衷需要家长的支持。
2、ta应有一套长期的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第1点达成的情况下,之后就需要一套完善的有价值的针对儿童会员的激励机制。
小孩不会像大人那样在意积分能够获取多少专享福利,更不用说用于减免停车费这类使用逻辑。
小孩可能会因为一个气球或者一个大娃娃就对某个项目情有独钟,类似的书店中儿童绘本区域总是客流密度最高的,这种有趣的“用户粘性”比成人的品牌忠诚更“执着”,它更多出于孩子的本性。
从目前购物指南上呈现的规则来看,除了类似常规VIP可享受的专享福利外,LCM定制了两项计划——签到集星以及活动集章。两者均是具备游戏趣味性的idea,这不是很独家的模式,毕竟如今很多针对儿童的主题营销活动都会在现场制定类似规则以增强孩子的参与度。LCM实则是将同一个逻辑在时间和空间范围扩大,以期获得儿童群体的长期认同。
因此这就需要商场在开业后的运营过程中体现实力,例如“集章”规则是基于爱心公益、益智类等各种活动才能获得,那就意味着只有长期、定期的有各类活动呈现,用户才会有粘性,毕竟如果真的有孩子缠着家长每周都要去商场打一次卡,就已经是“大成功”了。
可能关注业内动向的朋友已经得知该项目开业将会迎来“大英博物馆”的主题IP活动,届时入会的KIDS有机会获得为小孩量身定制的帆布手提袋👇
参与活动达成目标后可以获得实体星星和徽章,钉在帆布袋上可以说是很有参与感了👇
虽然超过12岁了,还是有点想玩……
我常说“得小孩者得家庭,得家庭者得客流”这种很浅显的道理,但它确实可能就是LCM KIDS的最终目的不是么?它至少能带动餐饮商户,并尽可能形成零售转化。
LCM KIDS是一个有趣的“微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有先行者,但我只是深耕上海市场,作为身边的案例,我会对其进行长期关注,并提供正确的价值反馈。
Part.3 业态布局
终于在第二部分的尾声聊到了品类话题,相信前两趴可能是市场部同行的关注点,而作为招商或者品牌从业者,更想看到LCM的整体品牌布局,我猜会有很多朋友看到本文后会问我要购物指南的扫描件,但作为自己的专业项,我想这一趴还是等开业后结合现场的图文再为大家带来完整分享吧。
本文的主角是购物指南,从中我对该项目的业态、品牌、布局的最大感受有两点。
1、现在很多项目体量大,楼层高,往往造成的是垂直空间上布局的痛点,项目想尽一切办法将客流往上引的同时,难点反而出在二、三层左右零售空间的招商布局。
好在LCM地下一层、地面四层的结构并不算太棘手,从楼层主题规划来看,我只说L1,命名为“潮流频道”。并不是很多项目类似“品质生活”这类定位,因此这已经给LCM定下了基调——不仅亲子,而且亲民。这也是让我在短短几分钟内场逗留的最大体会,LCM1层有点类似“万象城动线缩减版+七宝万科广场视觉感受”的集合,我确实很难用精准语言来描述,但这种感性层面的回应让我对此项目的定位反而松一口气(个人非常不喜欢为了追求所谓品质而将1层刻意做得高冷)。
至于其他楼层几乎均为常规操作,本文就不赘述了。
2、“嗨街”值得一看
LCM虽然不乏“晴空花园”这类既是宣传点但同样也是如今很多项目的“标配”区域,但个人认为最值得观察的是我此前没注意到的以“嗨街”命名的室外空间。
我是比较喜欢盒状商业项目的,它在基础上规避了很多开放式商业体的“硬伤”,但一个增强“街区感”的区域,是加成项,尤其对于以家庭亲子为定位的项目,更能体现价值,例如虹桥南丰城的丰尚街,就是类似的存在。从视觉上,餐饮业态的外摆(LCM目前规划的品牌诸如Pizza Marzano、Baker&Spice、BANG、奈雪の茶、哈肯铺、桃园眷村等),周中往来的办公客群、核心的家庭客群都能在外围给项目增强活力;从空间上,它显然为项目今后的运营创造了更多想象力,此前我在静安大融城探班一文中有着重聊过这个话题。
晚上的彩虹桥有点好看,图:来自朋友圈
更有趣的是,结合上文提到的彩虹桥,LCM能否通过室外氛围的打造与周围的生态艺术公园、李氏民宅等形成空间上的联结,成为地铁站、周边社区、办公楼的纽带,也将会是LCM开业后比较独特的观察点。
以上,是拿到LCM购物指南后为大家所提炼出来的一些亮点。项目开业在即,本文点到为止,9月22日后为大家带来更详细的现场探班报道。
one more thing
在购物指南的最后四部分:LCM CLUB、LCM KIDS、免费停车政策、商场服务分别用到了四种渐变底色,它们与本文第一部分的品类配色保持着统一性,同时类似亲子业态和LCM KIDS这样相关联的内容,均采用了绿色为主的渐变色,体现出对细节的把控,这种需要去品味发现。
彩蛋
除了购物指南外,我还拿到了两本项目做的社区生活指南。我曾看到过商场做类似的案例,但没见过做两个社区的……一本为花木联洋新社区,一本为金桥碧云国际社区,覆盖野心可见一斑👇
最后遥祝该项目能顺利开业,带来超脱于平面的更鲜活的内容。
微信号:daftkaga
欢迎合作交流